【新聞】聶永真 ╳ 陳勇志:「保守氣氛下的微震」
音樂價值已遭破壞
陳勇志:「整體看來,07年唱片行銷其實很無聊。事實上,主流唱片圈已經無聊很多年了。就消極角度來說,這是唱片公司為求生存的現象。而求生存會造成唱片呈現兩極化狀況。一則趨於保守;因為對唱片公司而言,活著比較重要,而這種只在安全範圍裡做事的保守思考,對行銷和設計都是限制,所以大部分主流專輯會以放大明星肖像為主,後製設計也相形重要。另一端則抱持「置之死地而後生」的想法,拋開市場包袱。比較可惜的是,後者寥寥無幾,說無聊也是這個原因,因為連我自己都不太敢嘗試。星光幫算是台灣07年最成功的宣傳策略,等於把一個新人的曝光提前到發片期,可是這種方式一定是效益遞減,歌手與音樂本質的關聯也稍嫌薄弱。」
聶永真:「的確,各家公司保守的行銷政策同樣也反應於設計層面。即使設計者有時突發奇想來點有趣創意,企劃端也會要求我們回到安全框架內,因此做某些封面和整體包裝時,我會加提非常基本的「安全款式」。
也許有些人會質疑,為什麼專輯一眼望去幾乎都是一張張歌手的「大臉」?但是那並非專輯的全部,對設計者來說,也不必然是一個限制,只是一個因應市場的前提下所做的設計,但是包裝.內頁.歌詞本還是可以發揮創意。
反而是這幾年贈品內容都很雷同,不外乎海報.相簿這類印刷品,年底一定會做年曆,不同版型也套不出什麼新意。07年中,五月天與周杰倫的預購贈品算是比較有趣的了;前者找來平凡繪製肖像,後者刻意營造60年代牛仔風格,視覺比較特殊。但是坦白說,印刷類贈品實在很難有趣,形式簡單,又幾乎由圖像主導,身為設計者,做這些重複性過高的商品其實也深感boring。」
陳勇志:「贈送印刷品純粹因為成本低廉又快速。對具有偶像情結的核心歌迷而言,肖像印刷的價值感也夠,還能將歌迷的收集行動轉化成收集MV的DVD。
事實上,以唱片行銷而言,CD這個東西,愈來愈像「工具」。在網路下載等因素的衝擊下,CD雖然傳遞音樂,卻已演變成它必須附加更實在的東西,來為其增加價值。最常見的,就是贈送DVD。而這個趨勢正代表「音樂本身的價值感,已經遭到破壞」,導致必須為之添加愈來愈多附加價值。07年尤其明顯。雖然贈品通常發生在預購.改版,但是這2年唱片公司特別重視「首批」,從精裝版到贈品,彼此間不斷比拼附加價值的意義,打算一開始就凝聚最core的fans。
不過,至少唱片公司還是努力讓這些附加價值反應回音樂本身。例如蔡依林的《特務J》首批贈送她在3個國家個別拍攝的MV,五月天《為愛而生》則限量附贈演唱會門票。結果贈門票的策略非常成功,帶起從預購到發行2週內的買氣,讓五月天成為07年專輯銷售超過10萬的5張之一。演唱會的意義,就是回饋到音樂。而這些影音贈品愈來愈多,是因為早幾年影音生命比較獨立,DVD的成本.銷售數字都可以支持本身形成單一經濟規模。大概這3年內,影音的銷售迅速萎縮,單獨發行的獲利稀薄,於是乾脆透過贈品增加消費者對歌手的好感度。」
改版 貼近市場需求
聶永真:「還有一個現象是,07年無論大小牌的藝人專輯都會在首發之後改版。有些專輯一開始就會告知設計者改版計劃,有些則是結案1個月後突然要求改版。如果改版元素有趣,那是種愉悅的挑戰,但事實上,設計者最常面臨的,是必須以「商業化」的宣傳照進行改版。此處我對於「商業化」的判斷,純粹是依據對照片本身的感覺,以及是否被要求運用眾多醒目的文案標。這對我而言十分痛苦,也十分困惑。改版應該為求更精.更美,現在卻只是用宣傳照加上文案標改得更商業.更「芭樂」?!
當然,歌手專輯改版一部分也是考量拉長銷售期,和營造「正在銷售」的感覺。但是像王力宏的《改變自己》從環保質感變成精裝,難道核心歌迷會一直無止盡地購買下去?我相信歌迷對於「改版」策略還是有所抱怨吧。」
陳勇志:「老實講,抱怨歸抱怨,歌迷大概也已經習慣了。改版的基本意義非常極端,其一還是賣給原來那群核心歌迷。最核心歌迷的年齡層低,感受其實經不起太多轉折,不見得可以接受創意.概念式的表現,是否有清楚的肖像.前所未有的照片非常重要。次要目標則是放在核心歌迷之外、那些覺得這張專輯不錯卻尚未下手的游離消費者。所謂游離族群,通常代表著更通俗.更大眾,無論視覺.文字都需要調整得更白話。
王力宏《改變自己》正是反映「理想與現實」的範例。這張專輯為了符合「改變自己」的主題,視覺和設計與時下環保概念緊扣,用簡單呈現質感,推出後卻被歌迷抱怨。這些忠實歌迷年紀偏輕,只覺得專輯中「給我好少王力宏」,並沒有接收到蘊含其中的「環保概念」,反批唱片公司「想省錢」。因此再版便迅速改變路線,補上厚厚的肖像集。
用宣傳照改版的原因也很簡單-預算。規模經濟萎縮的狀態下,改版經不起從頭再來一次。然而,唱片企劃跟廣告公司的工作形態接近,花80%時間開會.溝通,連不必要的細節都要談得清楚,然後用20%的時間把所有東西完成,才會有你方才提到「突然要求改版」的狀況。加上專輯的生命週期不像一般產品那麼長,唱片公司必須跟隨市場互動,就算事先規劃改版,還是會依照市場反應更動。至少我自己很習慣要接觸消費者之後,才做下一波思考。」
聶永真:「其實有時我也是那個游離族群。雖然身為設計者,挑選唱片時卻不全然只注意包裝,還常直接被改版文案吸引。」
主流.非主流 跨界發聲
聶永真:「07年唱片包裝設計表現,反而是成本不高.卻沒有太多包袱的獨立樂團比較亮眼。我自己偶爾也會嘗試作一些獨立唱片,畢竟自己接觸那麼多主流市場,對非主流抱持某些幻想,空間也更寬廣。主流專輯多少有市場考量,即使有些可以讓設計者自由發揮的藝人,也會框在一個基本上的成本限制之中而無法盡興。
我永遠記得大學時期,滾石徐懷鈺當紅的那段時間,主流專輯的包裝是最high.最棒的,贈品送一堆,文案也完整。現在的台灣,CD愈做愈厚.亮眼之作卻愈來愈少。我常想,如果真要說從行銷和設計上突破,是否該把這些附加價值都摒棄,回到一個原點,或是全部變成正方形的標準版本,也許那才是一個真正的突破......」
陳勇志:「我也認同07年非主流市場比較有趣。主流圈的包裝則完全沒有進步,但偶有1.2個亮眼突破。例如梁靜茹的《崇拜》專輯邀請日本攝影師蜷川實花拍攝,走的就不是保守策略。蜷川實花的確是個宣傳點,但是大眾不會因為她的攝影來購買專輯。即使無關銷量,梁靜茹還是可藉由蜷川鏡頭下的強烈風格,宣告改變的企圖心,對消費者偶爾會有影響,至少讓大家知道她不是一個安於平淡的鄰家女孩,而是企圖在有限範圍尋找突破的藝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