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聞】娛樂CSI》張雨生延續未來不是夢
1989年開春某一天,在台北延吉街口的地下室餐廳,23歲的張雨生坐在我的旁邊,我傾聽著他的青春告白。
這時候的張雨生,還是政大外交系4年級的學生,但就在前一年4月,「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陽下低頭,流著汗水默默辛苦工作。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漠,也不放棄自己想要的生活...。」這個年輕.誠摰.高亢的聲音,隨著一支黑松沙士電視廣告歌,像一聲春雷,打動了台灣老老少少的心。這首《我的未來不是夢》一舉把張雨生推上那年最受矚目的歌壇偶像寶座。
張雨生一如一般大學生的靦腆,但語調清晰.思路敏捷,雖然年輕的他並沒有多少人生際遇可談,但描述出生的趣事(6月艷陽乾旱的澎湖,那天卻忽然下雨,所以命名雨生);爸媽在康樂隊共事(果然遺傳了張媽媽能歌善舞的基因啊);求學培養出寫作興趣(喜歡國中一年級國文第一冊有一首楊喚的童詩,老師鼓勵他作文,難怪後來的歌詞創作像寫新詩) ;叛逆的成長經過(一顆搖滾的心與關懷社會弱勢的熱血就此成形)。
大一那年暑假,妹妹意外死於落水,讓張雨生一夕成熟(間接帶給他參加民歌比賽的機會與勇氣);大二進吉他社,校際演出從政大.工業技術學院.一路串連到台大(與Metal Kids合唱團結緣,從校園唱到西餐廳 )...。我從一名發問的記者/聽眾,點點滴滴,一步步走進他的世界,張雨生引人之處就在於他的真誠,一如他天使般的歌聲與創作。
我記得,張雨生神采飛揚講到參加救國團熱門音樂大賽,拿到最佳主唱獎,因此受邀華視「歡樂周末派」,但重點不在上了這個黃金檔節目,而是見到了自己的偶像,他顧不得害羞,把握機不可失,趕緊索取簽名。我記得我追問張雨生這偶像是誰?他有點不好意思說:「林慧萍」。(多年後,我一直在想,這該就是他「湖心草深長」少男靦腆情懷的原型吧?)
2008年夏末,張雨生離去11年之後,換張雨生傾聽,我們來告訴他,台灣歌壇因他而響亮。
---你一手打造的張惠妹,昨晚在紀念你出道20周年演唱會壓軸出場,你賦予了阿妹的歌唱巨大能量,也為國語歌壇接續起無可替代的瑰寶,阿妹歷來的表現不負眾望。
---你從偶像歌手自我提升,不斷交出作品,轉型為創作音樂人,這一路蛻變可知道影響了多少後輩?「五月天」國中時買的第一張唱片,是你的「天天想你」。「蘇打綠」的青峰.阿福在2000年進入政大,做了你的學弟,雖與你無緣見面,但他們都聽你的歌,一度無以為繼的吉他社,就在聽《我呼吸我感覺我存在》的鼓舞下,存活下來。
---當年與你在比賽場合有過一面之緣的楊培安,連續3年自掏腰包在高雄為你辦紀念演唱會;受你影響進入歌壇的范瑋琪,昨晚為你唱寫給張爸爸的「心底的中國」。昨晚參加的蕭敬騰.卓義峰,是這2年從電視比賽產生的新聲代,都不斷選唱你寫的歌,繼續影響著當今的校園學子。
1989年和張雨生的一席長談,我寫下「張雨生的未來不是夢」,3/1~9日在民生報連載,那也是張雨生唯一在報章留下的成長忠實紀錄。那天「飛碟」的小彭帶著張雨生,他的人生夢想正待開展,臨走時他告訴我,想把台灣走唱歌謠搖滾化的概念,當時我只當是大學生的夢想,怎也沒想他的創作生命是如此頑強,繼續影響著新世紀歌壇。
很高興看到張雨生離世11年之後,張雨生紀念演唱會昨晚盛大舉辦,我為張雨生集合了張惠妹.蘇打綠.五月天.陶晶瑩齊聚一堂,張雨生一定側耳傾聽,當阿妹唱起雨生1994年:「我能展翅高飛,你卻功成身退,我不及言謝,你不告而別,我才後知後覺。」,張雨生早就預言,世事往往從不知不覺到後知後覺,這就是人生常態。
2008/8/31/聯合報/王祖壽/本文作者為資深媒體人.樂評人,寫樂工作室